核心提示:
在路上③
年龄:45岁 性别:男
送报工龄: 4年 送报线路:莘塍镇
感言:对本土报纸更有亲切感!
4月19日上午6时许,天微微亮,丁星相已到达云江高级中学门口,他双手将报纸递给门卫,俩人相视一笑,犹如朋友相见……
2008年,丁星相成为本报发行员,他每天骑着自行车,穿越在大街小巷,亲手将一份份“热腾腾”的报纸送到订户手里。
对本土报纸更亲切
养成“三点醒”习惯
丁星相是安徽人,2002年,成为《温州晚报》瑞安站投递员。
“当时《温州晚报》在瑞安是私人代理,我受雇后负责送报到各个报刊亭,后代理商被《温州都市报》合并,成立了《温州都市报》瑞安零售站,我又接着送《温州都市报》。”丁星相说,直至2008年,因老家有事,他才辞职。
数月后,丁星相再度回到瑞安,发现本报正在招聘投递员,且待遇较好,于是他“跳槽”成了本报投递员。
因丁星相工作认真负责,订户对他赞赏有加,某单位一度想“挖墙脚”,有关负责人几次上门想请他去上班,但他总是一口回绝。
“《瑞安日报》福利待遇相对较好,且休息的时间较多,一般早上送完下午就可休息了。而其他报纸,有时要苦苦等着它从外地运来,再由他们送到户,同时还有不固定的投递点,需全天候待命,太累了。”他笑着说,留在本报还有更重要原因,就是《瑞安日报》是本土报纸,而他作为新瑞安人,对《瑞安日报》更有亲切感。
因为每天需要向1200多户订户送报,早起是必然的。丁星相每天基本上是晚上20时入睡,凌晨3时起床。久而久之,他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。
“为此,我还得了一种名叫‘三点醒’的职业病!”丁星相开玩笑说,“虽然周日不用送报,但也总是3点醒来,我总是会忘记周日的存在。”
有一次,丁星相因前一晚有要紧事,很迟才睡下,次日凌晨,睡梦中的丁星相突然睁开眼睛,一看手机,3时10分,心里急坏了:“会不会太迟了?”他立即从床上惊跳而起,穿衣洗漱后,骑上自行车匆匆出门了。骑着快车,花了比平时少一倍的时间到达安阳站,看见大门紧闭才想起当天是周日。
他说,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,每次总是慌里慌张跑过去,一脸尴尬回家。
(记者项颖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