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在
我不害怕独处,但是我害怕独居,害怕家人不在身边或者联系不到的那种惶然。
所谓长情,就是陪伴;所谓踏实,就是一呼,便有人回应。
(一)
家里,常态我是最早起来的那一个,每天自己洗漱打理完毕,再依次唤大的,喊老的,拉小的。大公鸡般报时,打卡般规律。有时候叫了这个,以为已妥当,等伺候那个下床,这个复又滑进被窝,眼看马上就要迟到,有时不免河东狮吼,鸡飞狗跳。然大丫头瑞中住校的时候,也是能准时醒来,按时到教室。偶尔我出差,她们也都能正常上学。是我的存在,惯了她们的惰性吗?
平素小丫头独自在客厅玩耍,隔一段时间,总会喊一声妈妈。我如若不应,就一直不停地喊,几声不应,便会书房卧室阳台边喊边寻将过来。晨间或者晚间,小姑娘睡着,我在洗漱间,不知何时一声颤颤的“妈妈”透着惊惶感,我若应一声诶。那边便再也没声响,稍后,便传来微微的平稳的鼾声;回卧室一看,复又见其甜甜的睡颜,仿佛那一刻,天使就守护在她身边。
(二)
大丫头在山西大学求学,往返要乘坐飞机。出行那天,刻意避开不吉利的字眼儿,每回登机开始,心便一直悬着,悬着,无处安放的那种感觉。两个多小时,手机紧紧攥在手心,心里默默祝福着平安,时不时看一下时间,关注一下来电。尤其是飞机落地的前后几分钟,忐忑着,默念着,祈祷着。一直到电话拨通,或者微信冒出一张笑脸,忐忑着默念着祈祷着的心才复归原位。
如今通讯发达,天涯也咫尺,每日里,总是要@一下才会心安。那个周日,从上午9点多开始微信联系,到午饭时间还没有回复,于是拨手机号码、QQ电话,可姑娘就像断了线的风筝,均未能联系上。想起周六晚上她跟室友在外面吃饭,然后打电话给奶奶、姑姑、哥哥,均说当晚9点后都没联系过,心里愈发紧张。周六晚到底几点返校?有没有什么意外?越想越是担心!
时间像沙漏一样流逝着,我焦灼的心乱如麻!心,颤着,颤着,一直颤着,万一有什么,各种我所知晓的负面报道纷至沓来,我不敢想象。
平时号码一拨,或者微信一留言,是有滞后回复,可这滞后大半天的……最终,我决定寻求学校官方援助了。恰在此时,姑娘来电。我第一句话就是:给我你辅导员、室友、好朋友的电话号码!
(三)
前年暑假,大丫头在校尚未返回,先生返沪探亲,小丫头去外婆家小住,留我一人独守门户。
当先生出了门,砰的一声家门一关,安安静静,清清爽爽。空调房里躺着,看看书,刷刷朋友圈,逛逛淘宝,追追剧。没有小丫头时不时一声“妈妈”烦扰,没有先生扯着大嗓门喊着“阿贞,你在干什么”,没有大丫头问“妈妈,我那啥在哪儿”,这清静的时光别提有多惬意!
纱窗渐落,夜色袭来,同时袭来的还有冷清和孤独。时间,仿佛变慢了,空荡荡的房子,没有人声,四周寂然。公共楼梯的脚步声,传进来都异常清晰,可那是陌生人的脚步,与我无关。彼时,开始想念小姑娘的黏人,想念先生的大嗓门,想念大丫头书房的灯光……
夜,仿佛格外长。
竟然,有点不敢出卧室,害怕客厅的空旷,害怕不知何时何处发出的细微声响,害怕楼梯上的脚步声,害怕敲门声以及其他可能引发我紧张情绪的声音。
日子,照常是这样的日子,对别人家来说,这是日复一日的寻常日子;在我,这没有家人陪伴的夜里,却是杯弓蛇影。
我应,故我在。在人间烟火的日子里,因为你在,所以安心!(王秀贞)
(编辑:叶玲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