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岭棉菜饼
时值三月,花繁春暖。院子里的桃花开得正好,清晨的阳光照着粉色的花瓣,映在蓝色的围墙上,光影成画。午饭后,我常常漫步在湖岭的三十一溪边,瞅见野生棉菜,便停下脚步,驻足观看生长情况。当春乃发生,棉菜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期盼。我知道,这个时节,湖岭菜场、街上摊点,棉菜饼已经开始出售了。
湖岭棉菜饼,打小起,在我脑海里就是有记忆的。小时候,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的孩子,漫山遍野玩耍,清明时节,饥肠辘辘时,是决不放过“蹭”棉菜饼的机会的。那时祭祖,大方一点的人家,会分我和小伙伴们每人一“夹”棉菜饼。一夹,即上下裹着柚子叶,中间两粒团子。
湖岭农村现在还保留着传统的棉菜饼做法,女人负责结伴到田野上采摘野生棉菜,摘柚子叶、炒馅料、制作等,男人的使命是负责挖春笋、捣青团。
馅料一般分咸味和甜味两种口味,咸味馅儿比较考验厨艺,甜味馅儿以放红糖居多。咸味馅料的灵魂一定是春笋,惊蛰之后,白茅笋破土而出,此为上品,味道鲜甜。柴火灶,中火,土猪油贴在锅里嗤嗤嗤融化开,放入剁碎的姜末,熬一熬,再倒入五花肉末,翻炒至出油状,然后倒入焯过水的笋丁,切好的香菇丁、豆腐干,如果有喜好虾皮的,可以放点虾皮。调料只需农家料酒、酱油、盐,即可,这样才能吃出棉菜饼馅料的精髓,鲜、甜。
棉菜饼最讲究的是皮和馅的完美结合,又糯又香不粘牙。皮薄馅多,考验的是女人们的手艺,心细的男人也能露一两手。糯米粉、粳米粉、野生棉菜配比精确,火候和开蒸时间拿捏到位,最终才会成就色、香、味、形俱全的棉菜饼。
一定要提及的是捣青团。不比捣年糕,捣年糕讲究的是一个快字,要在一定时间内把蒸熟的米粉放在大石臼里捣成团,趁热制成年糕。而做棉菜饼,瑞安地区沿用的是把生的米粉掺和捣碎的棉菜,加水,用七八公斤重的石锤来捣,捣的时间越久,韧性越强,青团捣开来,摊薄,沿着石臼凹槽能够挈起来,再转着捣,这是极致。我一邻居是教书先生,他爱人力大如牛,每年用我家的石臼,石锤捣下去的时候,气势如虹,道坦和房屋震感强烈……两人亲手做好,一天邮程,上海那边,他们的儿子发了朋友圈,九宫格,配文:“你被父母爱着,惯着,这份恩情和美食一样不可辜负。乡愁的味道,湖岭棉菜饼,爸爸妈妈牌。”
每到清明时节,勤劳的湖岭人走出了一条特色时令美食之路,这也算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吧,实实在在。野生棉菜,应季而生;湖岭棉菜饼,因时而食,多吃,清明、健康。
我听村里老人讲,蒸棉菜饼,还有一种最古老的方法,用松针叶蒸,味道更正宗。且先留点念想,得闲试试。(周光亮)
(编辑:叶玲玲)